台灣學聯攜手台港物理學會與量子協會 共育量子科技新生代

N4020

 圖:國際量子科技展 開啟量子教育新篇章 台灣學聯提供

【本報訊】2025 年,被聯合國譽為「國際量子科技年」,全球量子科技蓬勃發展。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全國首場「國際量子科技展」,成為科技、教育與學術界矚目的焦點盛會。展會由台灣學聯聯合台灣物理學會、香港物理學會及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共同推動,三大學會匯聚海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,帶來最新量子科技研究與應用成果。

本次展會集結台灣大學、清華大學、陽明交通大學、成功大學、中央大學、台師大、北科大、雲科大、輔大、淡江大學、東吳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,以及羅森公司、香港星量智宇有限公司等產業夥伴,共同展示跨足量子模擬、量子材料、量子通訊、量子感測等前沿領域的最新成果。學生得以近距離觀摩先進設備,理解其於醫療、氣候監測與運算技術上的應用潛力,親身感受量子技術的顛覆力量。

「台灣學聯」更協助規劃高規格量子科技前沿論壇,聚焦技術突破、未來趨勢與產業應用等關鍵議題。論壇不僅搭建產學交流平台,也讓學生直接接觸國際量子領域權威,拓展全球視野。

此次展會吸引北北基桃竹五十餘所學校、逾七百名師生參與,現場互動熱烈。許多學生表示,這是他們首次親身接觸量子科技,對未來科學研究與職涯探索產生強烈興趣。

活動獲得學界肯定,讓量子不再是「艱澀名詞」。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陳秋民指出:「許多人對量子力學望之卻步,尤其是非理工背景的學生更是難以接近。這場活動透過現場氛圍與實驗互動,讓抽象理論變得具象且有趣,極具教育意義。」

輔仁大學助理教授邱劭斌也分享道:「將實驗室搬進展場,把複雜的量子裝置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具,是讓學生真正理解量子科技的關鍵。這種設計非常成功,促進了師生與研究者之間的對話與連結。」

N4021

圖:台灣學聯攜手台港物理學會與量子協會培育新生代 台灣學聯提供

來自北科大的助理教授鍾孟雲則強調:「在AI與量子技術快速發展下,學校教育亟需更新。透過這樣的科技展,學生不僅縮短知識落差,也更有機會了解量子在醫療、能源與資通產業的應用潛力。」

淡江大學助理教授王奕翔則認為,該展會對推動台灣量子教育具戰略意義:「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化學、物理等多面向理解量子技術,也讓企業與教育者產生跨域合作火花,對國家科技政策的落實十分重要。」

本次合作不僅提升展會的學術深度與國際能見度,更成功整合教育界、產業界與學術界資源,打造兼具前瞻視野、專業深度與實務導向的人才培育模式。

透過「國際量子科技展」,台灣學聯與合作單位共同為臺灣量子人才儲備打下堅實基礎,讓台灣在全球量子競爭中掌握新動能,開啟量子教育與人才崛起的新里程。【記者:曾思麥/新北報導】114-08-23

☆ 請選擇縣市